记得那年高考时

更新时间:2021-06-08 19:28:45点击:43052 网站优化

考试是古代中国的一大发明。最初是科举考试,一般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制,乡试过了就是秀才;省试过了就是举人,举人可用钱捐个官做;殿试过了就是进士,可入朝做官。历史上可偏偏有好多有成就的人与科举无缘。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曹雪芹本人讨厌科举制度,同时因为曹府被抄家。一个没参加科举的人给后人留下了绚丽的文化瑰宝。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几次应试进士科接名落孙山,据说是因为相貌有点丑,最后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《不第后赋菊》便离开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了盐帮的首领。蒲松龄屡试不第直到71岁成为贡生,后来才成就《聊斋志异》。

现在的高考被比喻为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”高考一直竞争激烈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三次参加高考,最后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。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也是三次参加高考才被北大录取。以前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高考都是一种人生磨砺,成功与否,尽力了就无愧于心。

说起我的人生坎坷也就是高考了。高考历来竞争激烈。我经历了三次高考,“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”,最后才考进了一所大专学校,进了国家编制也算是幸运。当然几次高考失利的原因与自己内心复杂有关。对于一个农家子弟而言,要想复读几年,除了自己的坚持,当然离不开家里物质和精神的支持。经历几次高考,使我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,那就是“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?”

贴在家里泥巴墙上的《鲤鱼跃龙门》的年画是家里人的期许,是我的高考理想。信佛的母亲每天焚香祷告的是儿子高考后的美好前程。今天在父亲坟冢前,我每每感谢他的是为了读书的孩子们操劳了一辈子,真可谓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至今令我遗憾的是“子欲养,而亲不待。”

清朝彭端淑的《为学》里记载着一则故事:蜀之鄙有二僧:其一贫,其一富。贫者语于富者曰:“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”富者曰:“子何恃而往?”曰:“吾一瓶一钵足矣。”富者曰:“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,犹未能也。子何恃而往?”越明年,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,富者有愧色。生性愚钝的我从老前辈文章中吸取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养料,拼命寒窗苦读,终于如愿以偿。

高考前,学校和老师离不了一番慷慨激昂地动员。我们那个时候,考前动员非常简单,就是集结在一起训个话。如今的仪式感更强些,有些学校在距高考一百天举行誓师大会,还有举行成人典礼,照毕业照等等活动,让学生进入一种临战状态。

一个学生参加高考,整个家庭都为之揪心。我们以前高考后能包分配,现在高考是选择大学。中国的大学分三六九等,高考进好大学当然与毕业后的人生选择和事业选择有很大的关系。大学毕业后再找工作,到时还要面临一些考试。高考虽然不像原来科举制学而优则仕,但高考对一个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。一考定终身,以前确实如此,现在虽然顶层设计者想改变这一切,但如今还没有根本改变。

据专家讲,考试是当今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,如果没有高考这些考试形式存在,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阶层固化。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。尽管我们非议考试的弊端,但目前还没找到更好的能取代考试的方式。

通过考试的不一定都是高分低能,当然也不能说考试能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。世界是一个复杂体,考试这种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。每个通过高考的学子高考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借用毛泽东老人家的话说,现在努力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,高考的结束只是万里长征的人生历程走完了第一步,以后的路更长更艰苦,我们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,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用昂扬的斗志和激情去迎接人生的更多次“考试”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