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曾是乡村的米饭的味道
更新时间:2021-07-04 15:27:52•点击:44820 • 网站优化
荒野的美
袅袅炊烟升起,那曾是村庄的风景线,那曾是乡村的米饭的味道,那曾是田园牧歌式的平和与恬淡。村庄陪着落日看炊烟氤氲。黄昏的村庄,落日余晖,大地一片静美。鸡犬之声相闻,那曾是村庄的音乐,那是亘古的田园交响曲,那是曾经的文明。随着四季的变更,村庄变幻着颜色,唯有那饱经风霜岁月的年轮打造出来的农民的本色没变也变不了。
祖祖辈辈在炊烟升起的地方繁衍生息了几千年,而今工业文明降临,即将让农业文明改天换地。一场村庄的革命已然开始,无法阻挡。往昔乡村的影子也渐行渐远,为了忘却的记忆的闸门自动打开。蜷缩在村庄的往昔岁月变成诗人的思念流淌在笔端,倾泻不已。那个村庄的倩影,总是挥之不去,犹如春草,更行更远还生。炊烟,落日,黄昏,鸡犬之声,落败的砖瓦房,还有那每年一次筑巢于堂前的飞燕,和常年偷吃庄稼的小麻雀……无数的具象无数的恩怨累积起来的村庄记忆愈发清晰。但是承载往昔岁月的村庄毕竟贫困潦倒,尽管有着唯美的风景也无法长久赓续。承载无数人的记忆的砖瓦房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轰然倒塌,人们的幼年童年只能留存在记忆里,留存在文字中。
每个村庄都有一片荒野相连。正如热闹的清华园里有属于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,官海沉浮的陶渊明有属于他自己的《桃花源记》。对村庄的记忆,也离不开对那片噤若寒蝉的荒野的记忆。紧挨着村庄的是一片荒野,一大片的蛮荒之地,那是村里人的禁脔,那里的一棵歪脖子树一连吊死了几个村里想不开的人。死人葬人的荒野,只见一株株野花稗草绽放的荒凉与静谧,只见微小生命在这里自由自在的奔放。平日里胆小之人即使是白天也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元朝郑光祖《老君堂》第一折写道:“只见枯坟野冢,倒石碑,荒凉古道,飞寒雁”。寥寥几个字写尽了荒野的恐怖与孤寂,这是荒野的真实写照。荒野有着非同一般的静寂,这也是孤寂的诗人心灵的寄居之所。“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”荒野其实是诗人心情的疗养所。当你被俗事纠缠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时,你来到这一片荒野寻求清静。这里没有人世的喧闹。一个不速之客到来,惊鸟入林,明月别枝惊鹊。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”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纷繁的思绪瞬间受到大自然雷霆万钧的洗礼,野花野草还有那横七竖八的树木参天的自由生长。置身荒野的诗人暂时离开了拥挤的人群,找到了心灵的栖所。看到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,谁人又会想不开,离开人世去寻找所谓的极乐世界?诗人在清静的世界里,发现了荒野的美,荒野的力量。荒野的美在于静,荒野的力量在于平凡也活着。在纷扰人群中困了倦了,就请歇歇脚,到没人的荒野停留一下,让荒野的美让荒野的静洗去你心中的不快吧!
村庄的炊烟将不再袅袅升起,荒野的影子也将消失。村庄将不再拥有炊烟和荒野的专利,但寂寞的诗人总会找到他们的心灵新的栖所。或许在新农村或某社区的公园的某个角落,那一方宁静且人迹罕至的地方就是诗人心灵新的去处。
-
把心锁在两人的世界里
2022-07-18 09:05:01•1084849 次
-
挤满荷塘的是我心仪的荷叶
2022-07-18 09:03:42•292949 次
-
司法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汇报
2022-07-18 08:59:26•157566 次
-
一个父亲在生日写给儿子的信
2022-07-18 08:58:59•172630 次